可溶性还原染料染涤棉混纺织物
来源:互联网
可溶性还原染料的一部分染料可以直接用于涤棉混纺织物。虽然可溶性还原染料对涤纶不能直接上染,但是它能均匀地粘附在纤维上,一般不宜洗除,经过160—180℃的高温,1—2min的焙烘(或在热定型机上热处理),染料分子即能在涤纶中热熔固着,这部分染料数量太多,而且只能采用在中、咸涩的织物上,若采用一浴法染色可以获得色泽艳亮、匀染性好、牢度优良的产品。
可溶性还原染料染涤棉混纺织物的方法也分为卷染和轧染两种。染色后均需高温焙烘。
1.卷染
(1)工艺流程。
白布→热水2道(60—80℃)→烘干→染色6—8道(温度自室温至沸染,视染料品种而定)→显色2—3道[98%(66°Bé)硫酸12mL/L,室温视染料氧化性能而定] →室温流动水洗2道→纯碱液中和2道(PH值7—8)→皂洗4道(肥皂或洗涤剂)→热水洗4道(90—95℃)→水洗2道→上轴→烘燥→焙烘固色(160—180℃,1—2min)。
(2)处方。
(3)染色实例:
①坯布:15tex×15tex(40英支×40英支)393根/10cm×343根/10cmT/C浅杏细布550m/卷。
②工艺流程。
卷轴→染色6道(30℃)→显色2道[98%(60°Bé)H2SO41200mH/100L,30℃] →室温水洗2道→中和2道(纯碱200g/120L)→皂洗4道(肥皂3g/L,纯碱2g/L,120L煮沸)→热水2道(90—95℃)→冷洗2道→上轴→烘干→焙烘固色(或热定形固色)(160—180℃,1—2min)。
③处方。
2.轧染
(1)工艺流程。
二浸二轧→透风→显色(H2SO4 40—50g/L室温或70℃左右)→冷水→温水(50—60℃)→皂洗(洗涤剂2g,Na2CO3 2g/L,80—90℃)→热水→冷洗→烘干→焙烘(160—180℃,1—2min或定形机焙烘)
(2)处方。
(3)染色实例。
①坯布:15tex×15tex(40英支×40英支)394根/10cm×343根/10cm65/35T/C灰色布。
②工艺流程:
浸轧染液(一浸一轧,轧余率80%—90%,室温)→烘干→显色[98%(66°Bé)H2SO4 20—40g/L 室温] →透风→冷洗→中和(Na2CO3 2—5g/L,PH值控制7—8)→冷洗1格→皂洗(工业皂粉2—5g/L,以后补充1000—200g)95℃2格→60—80℃热洗2格→冷洗1格→烘燥→焙烘固色(160—180℃1min或热定形机焙烘)
③处方:
四、常见疵病及防止方法
见表4。
表4 常见疵病及防止办法
疵病名称 |
特征 |
产生原因 |
克服方法 |
色花 |
条状或班渍状,色泽不一和布面毛躁 |
1.NaNO2,H2O2用量未按处方,显色温度否之不当,引起过渡氧化 2.亲和力较高的染料,染色条件控制不当,上染过快所致 3.薄织物缝头不平整等引起皱条而产生色条 |
1.易于氧化的染料在染浴中加入尿素或硫脲 2.亲和力较高的染料,更要注意严格控制染色条件 3.薄织物的缝头必须做到平整 |
深头子 |
布头得色较深 |
1.接头布较短 2.始染时染液浓度较高 |
1.接头布要过短 2.为比民出开车头深,必须加水冲淡 |
深边 |
布边局部得色深 |
1.接头布较短 2.不染时染液浓度较高 |
1.接头布不要过短 2.为避免初开车头深,必须加水冲淡 |
两边色差 |
两边得色深浅不一 |
1.染液,显色液补充 2.染槽或酸槽左右温度不同 3.由于布边厚,使轧槽压力左右、中间不一致 4.半制品干湿不匀,PH值不匀 5.卷染时布边温度低而色浅 |
1.轧槽不液管用淋管 2.加强坚持,做到左右一致 3.将上轧辊车磨成橄榄形 4.加强半制品检查及时纠正 5.卷染加罩,或布边浇染液 |
深色斑 |
云斑状 |
显色液中浮沫沾上织物 |
加入匀染剂,或使酸液溢流 |
白斑 |
小块云块状或小斑 |
1.半制品有碱班或水渍 2.PVA上浆织物退浆未净 |
1.染坯洗净,防止水渍 2.PVA要退净洗净 |
拒染粗纱 |
同粗节纱 |
织物水洗不净,粗节纱上带碱或染液中碱剂过多 |
增加酸浓度,延长浸渍时间 |
色斑色点 |
深色小斑点 |
T/C织物染色后烘干时烘筒上沾有有色纤毛,定形后形成 |
加强烘筒清洁工作 |
前后色差 |
前后色泽深浅不一 |
1.轧染时未按规定加冲淡液造成 2.难氧化染料显色温度不一 3.半制品烘干程度不一致 |
1.必须按规定加入冲淡液 2.控制显色温度 3.轧染白坯必须烘干 |